“提案大王”晒出解决之道 有关部门当地考验查证后认为:一处可行一处有难度
  时间: 2024-04-12| 作者: 新闻资讯/span>

  原标题:“提案大王”晒出解决之道 有关部门当地考验查证后认为:一处可行一处有难度

  林必忠建议,将公路护栏进行“瘦身”,粗的换成细的,也可以腾出一部分空间。记者 伊永军 摄

  现场勘察人员认为,国家对公路防撞护栏的规格有严格的规定,这是“硬杠杠”,“瘦身”是不可能的。记者 伊永军 摄

  林必忠认为,不需要对山体进行“大手术”,只需将小山包最外围端凿除一小部分,腾出大概能容纳一个人正常行走的宽度即可。记者 伊永军 摄

  渝中区建交委工程师勘察后认为,这个小山包相当于整个崖壁的“基座”,不仅承载着整个崖壁的稳定性,也承载着崖壁上方建筑物的稳定性。记者 伊永军 摄

  华龙网9月2日6时讯(记者 伊永军)近日,重庆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被誉为“提案大王”的林必忠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的一条关于渝中区枇杷山正街“难过”人行道的消息,引发众多网友关注,很多人表明了自己曾在重庆艰难“穿行”过类似的“难过”人行道。对于怎么样才能解决这两个“奇葩”路段的通行问题,林必忠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个“解决之道”。是否可行?来看看有关部门现场考察后怎么说。

  这一段人行道约10米长,夹在公路护栏和一个突出的小山包之间,最窄处只有20厘米宽。稍微胖点的人从此经过得侧过身子,一点点从“夹缝”中蹭过来。由于公路护栏比较矮,高度通常在成年人的膝盖以下,因此,在通过过程中,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失去重心,绊倒在旁边的公路上,而公路车流密集,非常危险。

  日前,重庆市政协文史委副主任、重庆市公共安全技术专家、被誉为“提案大王”的林必忠和记者一起来到这一“奇葩”路段。对于这一段的解决方案,林先生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他认为,那个突出的小山包是公路边那个约7、8米高的崖壁底部的一小部分,因此不需要对山体进行“大手术”,只需将小山包最外围端凿除一小部分,腾出大概能容纳一个人正常行走的宽度即可,以防止人侧着身子通过时,容易引发重心不稳而导致安全事故。另外,旁边的公路护栏比较粗,可以在这一“难过”路段换成较细的那种,这样,又可以腾出一部分空间,两头努力,各拓展一点,容纳一个人正常通过应该没问题。

  林先生的建议是否可行呢?9月1日,记者与渝中区市政园林管理局、渝中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渝中区两路口街道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来到这一路段实地勘察。

  渝中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工程师王明刚说,整个崖壁有7、8米高,但从外围看,只有最下面的这个突出的约2米高的小山包才是实体的山,而上面的部分都是后来人工用条石和水泥砂浆砌起来的挡墙,平时可起到一个防止山体滑坡的作用。

  “这个小山包相当于整个崖壁的‘基座’,不仅承载着整个崖壁的稳定性,也承载着崖壁上方建筑物的稳定性。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王工程师说,如果对小山包的一部分进行“削除”,哪怕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不管是动用机器还是人工开凿,都会产生震动,很可能会导致上方的挡墙出现开裂,影响山体结构的稳定性,带来新的安全隐患。

  那通过公路护栏“瘦身”的方式拓展空间呢?渝中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市政科的冯强说,这个公路护栏是公路防撞护栏,机动车行驶中若发生危险偏离“轨道”撞向路边的山体或有掉下悬崖的危险时,护栏可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因此,国家对公路护栏的规格有严格的规定。按照有关技术要求,这一段公路统一采取110毫米口径的护栏,这也是“硬杠杠”,“瘦身”是不可能的。

  那就没有别的办法整治这一“难过”路段了吗?两路口街道城管科周科长表示,在离此处约40米开外的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部门口有一处斑马线。就目前来看,能做的就是在斑马线处立一个提示牌,告知行人“前方路狭窄”,不要再往前走了,可就地从那里过马路走另一侧的人行道。

  “社会是在进步的,技术也是在进步的,目前解决不了的问题,经过技术的改进和大家的集思广益,应该会有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渝中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市政科的冯强说,市民们对这一处“难过”路段整治有什么好的建议,可拨打电话,说出你的想法。

  市政工作人员现场勘察后认为,如将花坛“削个边”,与前方连通,可拓展出一个50多厘米宽的通道来。记者 伊永军 摄

  市政工作人员认为,青条石垒起的镂空挡墙,厚度约25厘米,可将它换成这种6、7厘米宽的金属护栏。以节约空间。记者 伊永军 摄

  现场勘察的市政工作人员认为,青条石垒起的镂空挡墙,厚度约25厘米,将它“瘦身”是可行的。记者 伊永军 摄

  花坛“削边”,青条石镂空挡墙“瘦身”后,与原有过道连通,可拓展出一个50多厘米宽的通道来。记者 伊永军 摄

  在位于枇杷山正街86号附1号的一火锅店对面,有一个占地20多平米的花坛,花坛与公路护栏之间的距离仅有一个人的拳头那么宽,将人行道完全堵死。见此路不通,很多行人为图方便,跨过公路护栏,横穿马路。

  从现场看,花坛前面是个悬空部分。悬空处上方,一处青条石垒起的镂空挡墙与公路护栏之间有一条最宽处也仅有20多厘米的过道,其中有一段为给旁边地下管网的盖板“让路”,约5米长的公路护栏还实行了“错位”,使得这一段的过道尤其狭窄,仅容人插得进一条腿,更别提走路了。当时建设施工方考虑到即使把花坛移除,前面也没路了,也没办法保证行人的正常通行。因此,出于绿化的考虑,保留了花坛。

  政协委员林必忠认为,那处青条石垒起的镂空挡墙能做到“薄”一点,再把花坛的边沿“削去”一部分,与前方的过道连通,然后将那段给旁边地下管网的盖板“让路”的公路护栏做成活动护栏,平时墩在地下管网的盖板上,需要检修线路时,再将活动护栏移开,很方便。如果这些都能够落实,容一个人正常行走应该没问题。

  那林先生的这个方案如何呢?渝中区市政园林管理局、渝中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等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勘察后表示:这个目前来看还是可行的。

  渝中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市政科的冯强说,他量了一下这个青条石镂空挡墙的厚度,约25厘米,可将它换成6、7厘米厚的金属护栏,底部加固,作为挡人而不是挡车的护栏,安全系数完全没问题。另外,将那段“让路”的公路护栏做成活动护栏也是可行的。

  冯强表示,由于花坛里也埋有消防栓、地下管网等设施,即使花坛只“削个边”,也有一定可能会影响整个的布局。因此,还要结合当时花坛建造时的设计图纸来制定整改方案。他们将尽快研究出具体的方案来。

  “如果一切顺利的线多厘米宽的通道来。供一个人正常行走应该没问题。”冯强说。

  记者了解到,类似这种“难过”人行道在整个重庆来说,绝非个案。据渝中区市政园林管理局市政设施科李科长介绍,渝中区已梳理出的需要整治的“难过”人行道有11处,目前有4处已完成整治,3处正在整治,其余的在研究方案。

  李科长表示,形成这些“难过”人行道的问题大多有3种:一是重庆山城的地势地貌特点决定的,很多路一面靠山,一面悬空,本身就地势狭窄,早期修建时确实存在主要考虑公路的通行条件,而忽视人行道的“欠人性化”考虑;二是历史遗留问题,一些路在建设时,当初的设计标准、服务功能是符合当时条件的,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已不能够满足现在的标准;三是人为的占道设施、占道施工等造成的。

  “现在我们遵循的整治原则是:对于原先建成的路,有条件整治的,立即进行整治;将要建的新路,将提前规划,完全按照人行道的新设计标准来。”李科长说,这样做才能够设计时就考虑得更人性化,而不是建好后才察觉缺陷,再事后补救。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