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施建设与发展定位存在差距 建议:天桥要与步行系统高效融合

时间: 2024-02-02 09:11:42 |   作者: 按护栏用途分类

产品详情

  过街天桥极大解决了市民“过街”难题,其形式多样的结构和造型,也成为市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鉴于武汉市特有的道路交互与通行格局,武汉市人行天桥曾经在城市公共交通方面发挥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城市地铁交通的发展和高架桥的建设,人行天桥的功能已经滞后于城市新的发展要求和居民生活需求。

  近年来,武汉市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推进一批重点单元优化升级。城市更新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单单是修补、修复,更要通过更新激活发展空间,对城市资产的精细化利用,武汉市人大代表、中工武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副院长万莉军认为,在这个大环境中,对于自行车道、慢行步道、无障碍系统等与群众生活紧密关联的设施的规划建设,也应按城市更新的理念做改造提升。

  近日,武汉市人大代表万莉军、黄晓东、郑丽霞、薄文联合建议,对人行天桥进行专项更新改造,并纳入城市更新改造内容,让人行天桥成为武汉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助力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万莉军介绍,团队通过对石牌岭天桥典型案例分析及武珞路、解放大道两条城市主干道天桥群的普遍性解析后,建议在今后持续性的城市更新行动中,发挥城市精细化设计与管理的双重作用,完善天桥功能和城市步行(漫步)系统布局,建立高品质的城市步行交通系统,逐步提升城市交通出行效率,增强城市复合功能和城市活力,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武珞路是武汉市城市主干道,路宽60米,西起阅马场,东抵街道口与珞狮路相交处为止。

  石牌岭路与武珞路相交形成丁字路口,石牌岭路正对一家大型三甲医院,石牌岭天桥位于武珞路与石牌岭路交叉口处,紧邻亚贸广场,此地段商业人流、就医人流密集,天桥横跨武珞路,采用一字型布局,在武珞路道路两侧分设坡道和台阶,其作用就在于给武珞路主干道两侧非机动车和行人提供通行便利,但从实际使用效果来看,进出该医院的非机动车及人流很少走天桥,大部分在主干道穿行;同时由于天桥没有延伸跨越石牌岭路,前往亚贸广场的非机动车和人流来往穿行于石牌岭路两侧,此处虽设有红绿灯,但石牌岭路属于次干道,行车道宽度仅15米,人行穿越不方便,不便于管理,此交叉路口人车混流、冲突点多,是造成该路口长期拥堵的重要原因。

  2022年11月,武商梦时代广场开业,该项目激发了武商亚贸片区活力,也随之带来了更大的交通拥堵问题,超大体量商业综合体引起的人流车流聚集效应给城市主干道及周边次干道带来非常大交通压力。梦时代广场车辆进出口位于次干道石牌岭路和宝通寺路,其中主出入口位于石牌岭路,武珞路进出石牌岭路的公交线路、进入石牌岭路和梦时代广场的大量车流在此路口与地面人流交叉,严重影响了主干道的通行能力。

  调研团队认为,如果将天桥来优化升级改造,现有天桥延伸跨越石牌岭路,在武珞路两侧分别增设上下行自动扶梯,提高人行和非机动车可达性,形成人车分行,或能有效改善此处拥堵状况。

  “我们建议对原天桥做改造,增加石牌岭路过街天桥,形成L型,取消原天桥台阶,改为自动扶梯,有效解决老弱病残等无障碍人群通行困难的问题,减少安全隐患和管理难度。”

  万莉军说,折线形坡道设置能解决快递送货及自行车通行,避免地面穿行,降低安全风险。原石牌岭天桥坡道部分侵占人行道,此处空间狭窄,通行效果差,可将石牌岭路天桥坡道改为折线形坡道并向亚贸一侧偏移,将人行道释放开来,实现还路于民。

  石牌岭天桥是武汉市主城区城市干道人行天桥有代表性的案例,团队继续对武汉市主干道天桥进行调研分析,“我们主要对解放大道和武珞路进行实地调查,这两条道路也是武汉主城区的主干道,共分布了十几座天桥。”万莉军说,绝大多数天桥是为解决人车矛盾而修建,在城市发展中也经历了改造升级,但从总的来看,天桥建设仍处于解决通行功能的初级阶段。

  调研发现,武汉市目前仅有少数天桥增设自动扶梯,大多数天桥是一字型布局、道路两侧设置坡道和楼梯,仅解决道路两侧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行,便利性和可达性都有待提升。

  万莉军说,天桥的梯道、梯坡道及坡道设计也需要精细化推敲设计,设置合适坡度,让携带行李箱者、自行车、婴儿车、轮椅都能够方便通行。比如石牌岭天桥,由于天桥净空较高,很多去往这家医院的就医患者还是在马路上穿行,对于老弱病残来说上下台阶需要消耗大量体力,这是很多人选择不走天桥的原因,增设自动扶梯或是个很好的选择。

  城市天桥是城市空间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是反映城市建设水平与管理上的水准的窗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发展水平。万莉军等多位人大代表认为,通过以上对城市主干道代表性人行天桥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武汉人行天桥的现状与新时代城市高品质发展要求及人民群众安全便捷通行的新期待之间,存在显而易见的差距。

  她建议,武汉市天桥建设应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进行,从城市设计的角度进行系统性思考与规划,与城市步行系统、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整体规划。在新建居住社区、公共建筑等人流密集场所以及城市更新改造中,统筹考虑天桥与城市步行(漫步)系统、城市空间进行融合,比如在城市道路周边居住区,能够最终靠步道系统与天桥连通,将居住社区与城市公园、广场、大型商业、公共服务设施等跨街区联通,形成立体复合交通,将建筑、社区、景观、绿化场地等连接为一体,形成多样化的城市景观空间。

  “武汉市作为超大城市、国际化大都市,城市设施建设应该和城市发展定位相匹配。”万莉军建议,天桥设计不仅要注重功能和结构设计,还要注重天桥形式和细节,包括地面铺装、栏杆样式、亮化工程等,与周边建筑街道的协调统一性,天桥也应对城市环境有美化提升作用。

  上述人大代表建议,对人行天桥进行专项更新改造,并纳入城市更新改造内容,编制系统性更新改造规划,提高公众的参与度,切实提高改造实效,让人行天桥成为武汉城市形象的名片,助力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它的原创性以及文中叙述文字和内容信息没有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一切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己检查相关内容。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其他产品
热门产品